狐陰道加德納氏菌病
狐陰道加德納氏菌病是由陰道加德納氏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以妊娠狐的空懷、流產(chǎn)為主要特征。
[ 流行病學 ]不同年齡、品種及不同性別的狐均可感染。但通常是母狐感染率高于公狐,成年狐感染率明顯高于育成狐,北極狐的感染率高于其他狐種。在我國,流產(chǎn)、空懷狐 45%-70% 是由陰道加德納氏菌感染所致。病狐為該病的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交配傳染,外傷也是不可忽略的傳染途徑。妊娠狐感染該菌可以直接傳染胎兒。當前我國狐產(chǎn)仔率普遍偏低,其主要原因與狐患加德納氏菌病有關(guān)。
[ 治療 ]對檢出的病狐隔離飼養(yǎng)并采取藥物治療。藥敏實驗表明,狐陰道加德納氏菌對氨芐青霉素、紅霉素、氯霉素及慶大霉素 100% 敏感,臨床治療效果可靠。實踐證明,每日口服 2 次氯霉素,連續(xù)服用 7 天,每次 0.1 -0.2g治愈率可達 99% ;氟爾泰效果更佳。
[ 預防 ]狐陰道加德納氏菌鋁膠滅活疫苗已應(yīng)用于我國養(yǎng)狐場。該疫苗效果可靠,保護率為 92% ,免疫期為 6 個月,每年注射 2 次。在初次使用該疫苗前最好進行全群檢疫,對檢出的健康狐立即接種,對病狐應(yīng)該取皮淘汰,或藥物治療 1.5 個月后進行疫苗注射。 對流產(chǎn)胎兒不可用手觸摸,對流產(chǎn)狐陰道流出的污穢物污染的籠舍、地面用噴燈或石灰徹底消毒。 |